搜索
首页
《辽城望月》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意思:
魄满桂枝圆,轮亏损镜彩缺。
出自作者[唐]李世民的《辽城望月》
全文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的《辽城望月》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对高句丽的战争有关。贞观十六年(642年),高句丽政权公开对抗李唐王朝,为了平定边境,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征讨高句丽。在得胜之后,李世民于辽东城头创作了这首《辽城望月》,以庆祝胜利。这首诗描绘了月光下的辽东城,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
相关句子
小山生桂枝。
-- 出自《菩萨蛮·无情最是江头柳》作者:[宋]辛弃疾
秋风生桂枝。
-- 出自《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作者:[南北朝]沈约
桂枝芳欲晚。
-- 出自《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作者:[唐]陈子昂
桂枝徒攀翻。
-- 出自《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桂枝少日冠蟾宫。
-- 出自《西江月·侯绩分从东鲁》作者:[宋]无名氏
不采芳桂枝。
-- 出自《古风其二十五》作者:[唐]李白
孙枝秀,桂枝折。
-- 出自《瑞鹤仙·正迎长佳节》作者:[宋]无名氏
岂吝桂枝亡。
-- 出自《携手曲》作者:[南北朝]沈约
旅情方浩荡,蜀魄满林啼。
-- 出自《夕次潘山下》作者:[唐]武元衡
橘洲冰魄满,竹阁佳华留。
-- 出自《潇湘八景·洞庭秋月》作者:[宋]宋宁宗
梦觉青楼最可怜,婵娟素魄满寒天。
-- 出自《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作者:[唐]权德舆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 出自《长安明月篇》作者:[明]屠隆
诗句原文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作者介绍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关键词解释
桂枝
读音:
guì zhī
繁体字:
桂枝
短语:
树枝 橄榄枝
英语:
cassia twig
意思:
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卢照邻《明月引
桂枝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