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安明月篇》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意思: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还远远。

出自作者[明]屠隆的《长安明月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长安中秋夜的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月光、桂树、华屋、丽谯、白露、丹霞、明浮、暗入等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首联“长安明月正秋宵,桂树扶疏香不销”,诗人以明月为背景,描绘了桂树的疏影摇曳,香气四溢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明亮的基调。 颔联“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诗人描绘了月光从天空洒向华屋,逐渐照亮朱红色城楼的景象,表现出月光的柔和和月夜的静谧。 颈联“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诗人将月光比作白露凝成玉盘,丹霞宝镜拂过轻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和美丽。 尾联“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中秋夜的热闹和祥和,月光普照下的不夜城和平凉国,表现出人们对中秋节的喜爱和重视。 全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中秋夜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通过月光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安明月正秋宵,桂树扶疏香不销。
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
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
明浮汉殿凉仙掌,暗入秦楼湿紫箫。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参差玉叶披香树,宛转金波太液桥。
披香太液纷相属,玉叶金波寒蔌蔌。
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
君王对此秋漫漫,龙楼鱼钥开长安

关键词解释

  • 光圆

    读音:guāng yuán

    繁体字:光圓

    意思:(光圆,光圆)
    光滑圆熘。
      ▶宋·苏轼《入寺》诗:“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宋·郑清之《茄子》诗:“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

  • 迢遥

    读音:tiáo yáo

    繁体字:迢遙

    英语:distant; remote

    意思:(迢遥,迢遥)

     1.远貌。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迢遥行人远,婉转年运徂。”一本

  • 浩荡

    读音:hào dàng

    繁体字:浩盪

    短语:恢恢 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无垠 茫茫 氤氲 无量 苍茫 莽莽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辽阔 广 浩淼 广大 旷 一望无际 宽阔 漠漠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五夜

    读音:wǔ yè

    繁体字:五夜

    意思:
     1.即五更。
      ▶《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注引卫宏《汉旧仪》:“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