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意思:在怀疑京兆尹,富裕国家大司农。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张相公出镇荆州,从北园夜归,赠主人》,作者通过描绘张相公在政治上的卓越表现,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 首句“物产原希世,风流更折冲”,描绘了张相公的非凡才能和卓越成就。物产稀少可能是个相对的概念,而张相公的领导风范则更胜一筹,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相公在政治上的智慧和才能。他能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担任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和富国大司农(负责国家财政的官员)等重要职务,展现了他的治国才能。 “远业终三事,仁声达九宗”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张相公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的赞美。他的事业深远,影响广泛,他的仁爱之声传遍九州。 最后两句“方祈酌周斗,何意辍秦舂”,表达了作者对张相公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周朝的农夫一样,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作者也表达了对张相公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不满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张相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卓越才能和仁爱之心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公平和正义的期望。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很高,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政治、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物产原希世,风流更折冲。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远业终三事,仁声达九宗。
方祈酌周斗,何意辍秦舂。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京兆

    读音:jīng zhào

    繁体字:京兆

    英语:capital

    意思:见“京兆尹”。

    解释:1.见\"京兆尹\"。

    详细释义:1.(1)

  • 富国

    读音:fù guó

    繁体字:富國

    英语:haves

    意思:(富国,富国)

     1.使国家富有。
      ▶《管子•制分》:“是故治国有器,富国有事,强国有数,胜国有理,制天下有分。”<

  • 大司农

    引用解释

    官名。 秦 置治粟内史, 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 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 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读音:dà sī

  • 决疑

    读音:jué yí

    繁体字:決疑

    英语:resolve doubts

    意思:(决疑,决疑)
    解决凝难问题;判断疑案。
      ▶《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

  • 司农

    读音:sī nóng

    繁体字:司農

    意思:(司农,司农)

     1.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
      ▶《吕氏春秋•季冬》:“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