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涵碧亭三首》 静秦瑶琴聊自适,只应风月是知音。

静秦瑶琴聊自适,只应风月是知音。

意思:静秦瑶琴聊自适,只应风月是知音。

出自作者[宋]曹冠的《涵碧亭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杖藜乘兴纵幽寻,野寺松篁蔼翠阴》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名利的情感。 首联“杖藜乘兴纵幽寻,野寺松篁蔼翠阴”中,诗人拄着藜杖,兴致勃勃地走进幽静的野寺,松树竹林在翠阴中显得十分可爱。这里,“杖藜乘兴”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而“野寺松篁”则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颔联“流水潺湲如有恨,白云舒卷本无心”进一步描绘了流水和白云的形象。诗人似乎在暗示,流水似乎在诉说着哀怨,白云的飘动则显示了无拘无束的特点。这里的“流水潺湲”“白云舒卷”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颈联“龙钟谁识天津叟,高卧曾为梁甫吟”中,“龙钟”形容诗人的老态龙钟,但“天津叟”又暗示了诗人的年轻时曾经有过不凡的经历。“高卧曾为梁甫吟”则表达了诗人曾经有过高卧山水的经历,这暗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尾联“静秦瑶琴聊自适,只应风月是知音”中,诗人通过瑶琴自适,表达了他对风月美景的喜爱和追求。这里,“只应风月是知音”则表达了他认为风月是最美的知音,暗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内涵丰富,意味深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杖藜乘兴纵幽寻,野寺松篁蔼翠阴。
流水潺湲如有恨,白云舒卷本无心。
龙钟谁识天津叟,高卧曾为梁甫吟。
静秦瑶琴聊自适,只应风月是知音。

关键词解释

  • 自适

    读音:zì shì

    繁体字:自適

    英语:self-ease

    意思:(自适,自适)
    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
      ▶《庄子•骈拇》:“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 瑶琴

    读音:yáo qín

    繁体字:瑤琴

    英语:peptachord

    意思:(瑶琴,瑶琴)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