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雪后登代州城楼时虏犯岢岚三首》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意思:侧目看胡天近,登到树边迷。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雪后登代州城楼时虏犯岢岚三首》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寥、荒凉的边疆景象,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边疆的空旷、孤寂,以及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我们逐句赏析: 首句“睥睨胡天近”,以“睥睨”这个动词开头,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边疆天地的瞭望,用一个“近”字,形象地描绘了边疆与天际接近的景象,展现了边疆的广阔和寂寥。 第二句“登临边树迷”,“登临”表现了诗人身临其境,亲自登上边疆高地,而“边树迷”则表现出边疆树木繁茂,视线迷离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边疆的荒凉和孤寂感。 第三句“汉兵不到处”,通过一个“不到”字,表现了边疆的偏远和孤立,也暗示了这里的战士们坚守边疆,离家乡故土远去的英勇和牺牲。 最后一句“寒鸟向谁啼”,以“寒鸟”的形象结尾,表现了边疆的寒冷和孤寂,而“向谁啼”则表现出无人回应,寂静无声的边疆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荒凉和孤独。 通过这四句诗,诗人将边疆的寂寥、荒凉,战士们的孤独和英勇,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胡天

    读音:hú tiān

    繁体字:衚天

    意思:
     1.亦称“胡天神”。
      ▶北朝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奉的神。
      ▶《魏书•后妃传•宣武灵皇后胡氏》:“后幸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已下从者数百人,昇于顶中

  • 睥睨

    读音:pì nì

    繁体字:睥睨

    英语:look at somebody disdainfully out of the corner of one\'s eye

    意思:
     1.斜视。有厌恶、傲慢等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