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云阳观寄袁稠(一作元阳观寄元称)》 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

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

意思: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树林。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云阳观寄袁稠(一作元阳观寄元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花洞、仙坛、泉流、石上仙酌、松间琴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句“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花洞,在暮色中显得阴阴幽美。而“仙坛隔杏林”则暗示了仙人的存在,让人联想到仙境的景象。 “漱泉春谷冷,捣药夜窗深”进一步描绘了诗中的仙境。泉流漱石,春谷清冷,捣药的声音在夜窗下回荡,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感。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两句描绘了仙人饮宴的场景,他们在石上饮酒,对着松间琴声思考人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在戴家溪北居住,雪后他要去寻访仙人,这暗示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的意象细腻而富有想象力,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同时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
漱泉春谷冷,捣药夜窗深。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杏林

    读音:xìng lín

    繁体字:杏林

    英语:apricot wood

    意思:
     1.相传三国·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后因以“杏林”代指良医

  • 仙坛

    读音:xiān tán

    繁体字:仙壇

    意思:(仙坛,仙坛)

     1.指仙人住处。
      ▶唐·元结《登九疑第二峰》诗:“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唐·刘沧《经麻姑山》诗:“山顶白云千万片,时闻鸾鹤

  • 阴阴

    读音:yīn yīn

    繁体字:陰陰

    意思:(阴阴,阴阴)
    I

     1.幽暗貌。
       ▶唐·李端《送马尊师》诗:“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昼阴阴。”
       ▶宋·苏轼《李氏园》诗:“阴阴日光淡,

  • 晚阴

    读音:wǎn yīn

    繁体字:晚陰

    意思:(晚阴,晚阴)
    傍晚时的阴霾。
      ▶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

    造句:晚阴兮足风,夕阳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