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杨昌英示性说次韵为谢》 西洛穷源谈近似,南宗投隙说真如。

西洛穷源谈近似,南宗投隙说真如。

意思:西洛穷究源头谈近似,南宗投矛盾说的真像。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杨昌英示性说次韵为谢》

全文创作背景

《杨昌英示性说次韵为谢》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宋代的诗词创作和社交文化。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1. 诗词唱和:在宋代,诗人之间经常通过诗词进行交流和唱和,这是一种社交和文化活动。周必大和杨昌英可能是朋友或文人圈子里的同僚,因此周必大写了这首诗来回应杨昌英的示性说。 2. 示性说的主题:诗题中提到的“示性说”,可能是杨昌英的一种文学或哲学主张。周必大在诗中可能针对这一主张进行了讨论或评价。 3. 表达感谢:题目中的“谢”字表明,这首诗可能是周必大为了表达对杨昌英示性说的感谢而写的。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之间的交往、文学主张的讨论以及感谢情感的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圣学榛芜欠扫际,诚斋刻意绍渊舆。
羊岐自昔迷多径,鸡甕从今识广居。
西洛穷源谈近似,南宗投隙说真如。
早知大道容方轨,何用危涂转栈车。
作者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南宗

    读音:nán zōng

    繁体字:南宗

    英语:Nan Zong

    意思: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详“南北宗”。

    详细释义:1.佛教禅宗的一派,

  • 近似

    读音:jìn sì

    繁体字:近似

    短语:八九不离十 仿佛 类 象是

    英语:(v) about the same as; is similar to

    意思:类似,相像。

  • 穷源

    读音:qióng yuán

    繁体字:窮源

    意思:(穷源,穷源)

     1.河流的发源处。
      ▶唐·薛能《黄河》诗:“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2.穷尽水流的源头。
      ▶宋·梅尧

  • 真如

    读音:zhēn rú

    繁体字:真如

    英语:thusness

    意思: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