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孙氏林亭》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

意思:一起床倾斜枕头苏春尽,执笔端到日斜。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孙氏林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小池塘边的亭子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处的生活。 首句“池亭才有二三亩”,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亭子的面积,给人一种小巧而精致的印象。第二句“风景胜于千万家”则直接赞美了这里的风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园花。”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色,竹林排列成巷,花团锦簇,色彩斑斓。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亭子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春日,倚靠在床上,饮酒作诗,直到太阳西下。这种生活状态给人一种闲适、自在的感觉。 最后两句“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诗人表达了朋友之间从青丝到白头,依然欢笑相伴的情感,给人一种温暖和感动。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小池塘边的亭子及其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池亭才有二三亩,风景胜于千万家。
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园花。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
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并床

    读音:bìng chuáng

    繁体字:並床

    意思:(并床,并床)
    同床。
      ▶唐·王建《归昭应留别城中》诗:“并床欢未定,离室思还生。”

    解释:1.同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