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徙倚未能眠,云破初开碧玉天。
意思:栏杆徘徊不能入睡,云破刚开碧玉天。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夜寒》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夜雪》,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阑干徙倚未能眠”中,“徙倚”是形容徘徊步履维艰,愁思难解。此句不仅有动作之状,而且有感情之状。由于愁思难解,徘徊无眠,于是透过窗外,看到了夜雪。
“云破初开碧玉天”中,以“云破初开”形容冬夜晴空,给人以雪中送炭之感。碧玉是天之色,故云破处,初露碧色。这一句与句首的“未能眠”紧密相扣,由于作者彻夜难眠,才透过窗外看到这一派天光。
“满地雪花寒不扫”中,“满地雪花”即指地上积雪,这是夜雪的特有景色。而到了次日清晨,随着积雪上阳光的反射,那才真会感到冬日的严寒。由于这“满地雪花”不便于扫,所以第三句“恨无明月对婵娟”中,把希望寄托于无雪的明月之夜。
这首诗语言简练,结构紧凑,情景交融。诗人敏锐地抓住最能表现特定环境特点的景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的下雪图。此外,诗人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出人物的感情。如“满地雪花寒不扫”,不仅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也写出了环境的清冷,这就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感情活动。因此,这首小诗经得起咀嚼,耐得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