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意思:脆弱腐朽吹走谁刻皱,连绵的山峰层峦叠嶂立部落酋长。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江槎、波涛、霜秋、危根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描绘了江面上浮动的巨木,如同犀牛在水中游弋,而波涛翻滚,仿佛将整个山谷都变成了陆洲。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江槎的巨大和江水的汹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颔联“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描绘了秋天的江面,因寒冷而水位下降,草木凋零,危根瘦节中流淌着寒流。这一联通过对秋江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颈联“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描绘了江槎的脆弱和坚韧,虽然已经脆朽吹去,但仍屹立不倒,形成了一道道连绵的山峰。这一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坚韧,即使遭遇困境,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遭遇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十年来被弃置不用,白白浪费了时光。这一联也表达了人生中的得失和成败,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把握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江槎、波涛、霜秋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遭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连峰

    读音:lián fēng

    繁体字:連峰

    意思:(连峰,连峰)
    连绵的山峰。
      ▶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连峰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横阶仍凿涧,对户即

  • 叠嶂

    读音:dié zhàng

    繁体字:疊嶂

    意思:(叠嶂,迭嶂)
    亦作“叠障”。
     重叠的山峰。
      ▶南朝·梁武帝《直石头》诗:“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
      ▶隋·薛道衡《豫章行》:“前瞻叠障千重阻,

  • 酋酋

    读音:qiú qiú

    繁体字:酋酋

    意思:
     1.指秋物成熟貌。
      ▶汉·扬雄《太玄•中》:“次七,酋酋火魁颐,水包贞。测曰:酋酋之包,任臣则也。”
      ▶司马光集注:“秋物成就,故曰酋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