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愚溪二首》 伤心惟有溪头月,曾识仪曹半面来。

伤心惟有溪头月,曾识仪曹半面来。

意思:伤心只有溪头月,曾记得仪曹半面来。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愚溪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遗迹的哀悼和怀念。通过对草圣木奴和昔日池台等遗迹的荒榛和凄凉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草圣木奴安在哉,荒榛无处认池台”,诗人首先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草圣木奴已经无处寻觅,只有一片荒榛覆盖着曾经的池台。这里的“草圣”是指草书大家张旭,而“木奴”则可能是指三国东吴的著名诗人陆机,他们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诗人通过描绘这些遗迹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伤心惟有溪头月,曾识仪曹半面来”一句,诗人通过描绘溪头明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溪头月”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而“曾识仪曹半面来”则表达了对过去某人的记忆。诗人通过这种象征和回忆,唤起了读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描绘荒凉的遗迹和明月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圣木奴安在哉,荒榛无处认池台。
伤心惟有溪头月,曾识仪曹半面来。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溪头

    读音:xī tóu

    繁体字:溪頭

    意思:(参见溪头,谿头)

    解释:1.犹溪边。

    详细释义:1.位于南投县鹿谷乡凤凰山麓。是台湾大学农学院实验林区。区内有大学池、神木

  • 惟有

    读音:wéi yǒu

    繁体字:惟有

    意思:只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 伤心

    读音:shāng xīn

    繁体字:傷心

    短语:难受 忧伤 悲 哀 哀伤 可悲 哀愁 凄然 如丧考妣

    英语:grieve

    意思:(伤心,伤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