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寸碧轩》 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

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

意思:春季风景物知多少,可以说收身乐这一生。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寸碧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山水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韵和魅力。 首联“隐隐遥山列画屏,檐间寸碧与云平”,作者以远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如画的山水屏风,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同时,作者又通过“檐间寸碧”和“云平”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建筑物的高耸和广阔,与远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颔联“低回席上遗簪露,仿佛墙东翠黛横”,作者通过对宴席上的遗簪和墙东的翠黛进行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细腻描绘。同时,这些细节也与远处的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更加完整的画卷。 颈联“虚景远涵千里色,晚晖仍借一溪清”,作者通过“虚景”和“晚晖”等词语,表现了景色的空灵和美丽。同时,“千里色”和“一溪清”等词语,也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广阔和清澈,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尾联“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作者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之,这首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隐隐遥山列画屏,檐间寸碧与云平。
低回席上遗簪露,仿佛墙东翠黛横。
虚景远涵千里色,晚晖仍借一溪清。
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
作者介绍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景物

    读音:jǐng wù

    繁体字:景物

    短语:景 景观 山水 色

    英语:scenery

    意思: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
      ▶晋·陆云《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

  • 此生

    读音:cǐ shēng

    繁体字:此生

    意思:这辈子。
      ▶唐·李商隐《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里,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少可

    读音:shǎo kě

    繁体字:少可

    意思:
     1.至少。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摺:“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
     
     2.指疾病稍愈。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