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郭纶》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意思:河西勇士没有人认识,一天傍晚津亭阅过船。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郭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的诗。 首句“河西猛士无人识”,以一个“猛士”的形象开篇,展现了一位英勇无畏,却鲜为人知的战士,引出了下文。 “日暮津亭阅过船”,通过描绘日落时分,津亭之上,猛士注视着过往的船只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庄重、沉思的氛围。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这两句诗巧妙地通过路人的视角,进一步描绘了猛士的形象。路人只觉得他的马瘦弱,却不知道他的铁槊有如椽木般粗大,由此更突显出猛士的英勇和威武。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这里的“截发”形象地表达了猛士的决心和誓言,他愿意作为先锋,带领万骑冲锋在前。 最后两句“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诗人以自身的口吻,表达了他将凭轼远眺,看着猛士如飞矢般冲锋陷阵,攻破敌人的阵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威武豪迈的猛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对战斗胜利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津亭

    读音:jīn tíng

    繁体字:津亭

    意思: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唐·王勃《江亭夜月送别》诗之一:“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宋·刘克庄《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
      ▶《镜花缘》

  • 河西

    读音:hé xī

    繁体字:河西

    英语:west of a river

    意思: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
      ▶《左传•文公十三年》:“秦伯师于河西。”
      ▶汉·唐时指

  • 猛士

    读音:měng shì

    繁体字:猛士

    英语:brave warrior

    详细释义:勇士。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