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晓寄友人》 世界高谈今已得,宦途清贵旧曾游。

世界高谈今已得,宦途清贵旧曾游。

意思:世界大谈现在已经得到,仕途清贵过去曾游。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秋晓寄友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洞庭湖泛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轻涟任去留”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景象,霜降时节,水云秋色,给人一种清冷寂寥的感觉。而“泛轻涟任去留”则表达了作者在湖上随波逐流的自由自在,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世界高谈今已得”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欣慰,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宦途清贵旧曾游”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激,他曾经在这个地方游玩过,现在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让他感到满足和幸福。 “手中彩笔夸题凤,天上泥封奖狎鸥”则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他手中拿着彩笔,赞美着凤凰,这是他对生活的赞美和追求;而“天上泥封奖狎鸥”则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他看到了南来的老渔翁,听他讲述着醉吟的故事,这让他更加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赞美着生活和自由,这让人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轻涟任去留。
世界高谈今已得,宦途清贵旧曾游。
手中彩笔夸题凤,天上泥封奖狎鸥。
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宦途

    读音:huàn tú

    繁体字:宦途

    英语:official career

    意思:做官的道路;官场。
      ▶《梁书•萧子范传》:“子范少与弟子显、子云才名略相比,而风采容止不逮,故宦途有优劣。”

  • 清贵

    解释

    清贵 qīngguì

    (1) [respectable and morally lofty or upright]∶清高可贵

    (2) [a person of high honorable position]∶职位较高而不掌实权的人

    位列清

  • 世界

    读音:shì jiè

    繁体字:世界

    短语: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天地 园地

    英语:world

    意思:
     1.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
      ▶《

  • 高谈

    读音:gāo tán

    繁体字:高談

    英语:harangue

    意思:(高谈,高谈)
    亦作“高谭”。
     
     1.侃侃而谈,大发议论。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接识》:“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