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拟古》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

意思:荆山多么高,上与天门通。

出自作者[明]贝琼的《拟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荆山的美玉和表达对它的深深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荆山的美景和美玉的特性,表达了对美玉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联“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描绘了荆山的雄伟壮丽,高耸入云,与天门相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一句也暗示了荆山的美玉品质高贵,与天地同在。 “犹闻产玉处,吐气成白虹。”这句诗描绘了美玉的特性,即能吐出白色的气,形成一道美丽的白虹。这进一步强调了美玉的珍贵和独特。 “悬藜混燕石,世已无国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工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玉被误解和埋没的惋惜。诗人用“悬藜混燕石”来比喻美玉被混杂在普通石头中,无人识得其真面目。 “琢之惧不完,不如在石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玉的态度,即不要轻易地被雕琢,否则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完美。诗人认为保持其原始状态反而更能展现其价值。 “卞和耻再刖,玉亦悲无穷。”这句诗借用了卞和的故事,表达了对美玉被误解和埋没的无奈和悲痛。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玉的执着和坚定,即使被误解和埋没,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自己的本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荆山的美景和美玉的特性,表达了对美玉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通过赞美美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传达了对被误解和埋没者的同情和理解。这首诗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
犹闻产玉处,吐气成白虹。
悬藜混燕石,世已无国工。
琢之惧不完,不如在石中。
卞和耻再刖,玉亦悲无穷。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关键词解释

  • 天门

    读音:tiān mén

    繁体字:天門

    英语:Tianmen

    意思:(天门,天门)

     1.天机之门。指心。
      ▶《庄子•天运》:“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 荆山

    读音:jīng shān

    繁体字:荊山

    英语:Jingshan Mountain

    意思:(荆山,荆山)

     1.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
      ▶漳水发源于此。山有抱玉巖,传为

  • 一何

    读音:yī hé

    繁体字:一何

    意思:为何;多么。
      ▶《战国策•燕策一》:“齐王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太祖大悦,谓放曰:‘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

  • 高上

    读音:gāo shàng

    繁体字:高上

    意思:
     1.谓身份地位高。
      ▶《荀子•非十二子》:“高上尊贵,不以骄人。”
      ▶杨倞注:“在贵位不骄人。”
     
     2.志高气昂貌。
      ▶

  • 与天

    读音:yǔ tiān

    繁体字:與天

    意思:(与天,与天)
    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
      ▶《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韦昭注:“与天,法天也。”
      ▶《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