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 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

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

意思:只听空阶降,才知道秋事悲伤。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是一首描绘秋夜寂静场景,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凄清、冷寂的秋夜世界。 首句“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直接描绘了秋夜雨声,滴落在空荡荡的台阶上,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即对秋天的悲凉和离别的哀愁的深深感受。 “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寥和凄凉的感觉。在孤寂的秋日,漫长的夜晚让人倍感孤独和无助。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思绪纷至沓来,更漏也似乎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滴下。这里的“别念”和“寒更”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更漏的延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迫近。 最后,“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一句,诗人以一种幽默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的痛苦。即使情人没有醉酒,也一定是彼此在深深思念。这句诗既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也展现了诗人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夜的寂静、凄凉和离别的哀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
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独听

    读音:dú tīng

    繁体字:獨聽

    意思:(独听,独听)

     1.独立辨听。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汉·王充《论衡•实知》:“﹝圣人﹞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