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寻杏园》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

意思:杏花结子春深后,谁理解多情又独自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重寻杏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杏花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忽忆芳时频酩酊”,诗人忽然回忆起花开时节频繁地饮酒至醉的情景,这种醉酒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 “却寻醉处重裴回”,诗人寻觅曾经醉酒的地方,徘徊留连,似乎在回味那段美好的时光。这里的“裴回”,即徘徊,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杏花结子春深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杏花,此时杏花已经凋谢,结下了深红的果实。这里,杏花不仅仅是一种春天的象征,更是时光的见证,它记录了春日的温暖和美好,也预示着秋天的收获和希望。 “谁解多情又独来”,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感慨,他问谁能理解他的多情,在这个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里,他又一次独自前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杏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杏花从盛开到凋谢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孤独,但同时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春深

    读音:chūn shēn

    繁体字:春深

    意思:春意浓郁。
      ▶唐·储光羲《钓鱼湾》诗:“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危

  • 结子

    读音:jié zǐ

    繁体字:結子

    英语:knot

    意思:(结子,结子)
    I
    植物结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