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意思:树里蝉儿的鸣叫呜咽,宫中午时间长。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是一首描绘炎炎夏日和暑热难耐的诗。 首联“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直接点明当前的季节和情境。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感到难以忍受,因此不愿再举杯饮酒。这里通过简单的描述,生动地描绘出夏日的酷热,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烦躁和苦闷。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这两句通过声音和时间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夏日的炎热和漫长。树上的蝉鸣声嘶力竭,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痛苦;午后的滴漏声显得格外漫长,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无情。 “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其他人的感受,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内心的烦躁和苦闷。对于诗人来说,炎热的天气不仅让他身体感到不适,更让他内心感到烦躁不安。而那些能够保持冷静的人所处的环境应该是一片清凉,但这里却反常地应和了诗人的烦躁情绪。 “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这个炎热世界的渴望。他甚至想要离开这个充满喧嚣和繁忙的城市,去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这里的“红尘”象征着繁华和喧嚣,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炎炎夏日的深深无奈和苦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
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关键词解释

  • 鸣蝉

    读音:míng chán

    繁体字:鳴蟬

    意思:(鸣蝉,鸣蝉)
    寒蝉;秋蝉。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李善注引《礼记》:“孟秋,寒蝉鸣。”
      ▶唐·高适《

  • 中午

    读音:zhōng wǔ

    繁体字:中午

    英语:midday

    意思:白天十二点左右的时间。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农民协会要早晨捉土豪劣绅,知事不敢捱到中午,要中午捉,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