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意思:游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出自作者[清]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全文创作背景

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创作背景是他在鸦片战争后,由于抗英有功却遭到投降派的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并发配到新疆伊犁效力赎罪。在临行前,他与家人在西安告别,满腔愤怒下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忠贞不渝的决心和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作者介绍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关键词解释

  • 断送

    读音:duàn sòng

    繁体字:斷送

    英语:ruin

    意思:(断送,断送)

     1.谓度过时光。
      ▶唐·韩愈《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元

  • 头皮

    读音:tóu pí

    繁体字:頭皮

    英语:scalp

    意思:(头皮,头皮)

     1.指脑袋。
      ▶宋·刘克庄《念奴娇》词:“颜髮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
      ▶《二刻

  • 故事

    读音:gù shì

    繁体字:故事

    短语:本事

    英语:tale

    意思:
     1.旧事,旧业。
      ▶《商君书•垦令》:“知农不离其故事,则革必垦矣。”
      ▶

  • 山妻

    读音:shān qī

    繁体字:山妻

    英语:[Polite] my wife

    意思:隐士之妻。
      ▶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楚相敦求,山妻了算,遂嫁云踪,锄丁自窜。”后多用为自称其妻的谦词

  • 吟断

    读音:yín duàn

    繁体字:吟斷

    意思:(吟断,吟断)
    吟煞;吟尽。断,尽、住。
      ▶唐·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诗:“征南予更远,吟断望乡臺。”
      ▶唐·高蟾《旅夕》诗:“不堪吟断无人见,时复寒灯落一

  • 送老

    引用解释

    1.养老;怡老。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唐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 成都 堪送老,当罏仍是 卓文君 。” 宋 苏轼 《送王敏仲北使》诗:“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2.犹送终。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西游记》第三二回:“把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