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
意思:当时还没有讨论,以后有什么平评?
出自作者[元]王冕的《读五柳先生传》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陶渊明高尚志节和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首句“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树立了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形象,为一个千载难得的士人,其志节尚且清苦。接下来,“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描述了陶渊明为生活所迫,接受了县令的职位,虽有无奈,但仍有保持节操之意。
“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此句描绘了陶渊明身为县令,虽然需要屈从于上级的命令,但他仍然尽可能地考虑下属的情况,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然后,“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表达了陶渊明在当时受到的非议,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
最后,“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这句诗表达了如果陶渊明没有选择辞官归隐,那么他的传世之作《五柳先生传》便不会存在。这也反映了陶渊明独特的人生选择和艺术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平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坚韧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他艺术成就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