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追呼行》 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

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

意思:十年收获积蓄用一天,风大浪破山动地。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追呼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去年米贱家赐粟,百万官仓不余掬。今年夏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是一首对古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政治不公的无奈和忧虑的诗。它通过描述江淮地区因饥荒而赈灾的情景,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政府的无能。 首先,诗中描述了去年的丰收和官仓的充足,但即使如此,官府仍然没有多余的粮食去救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这反映了官府的冷漠和无视人民疾苦的态度。而今年夏天的干旱和秋天的洪水却导致了严重的饥荒,江淮地区的人们正在遭受饥荒的折磨。 接着,诗中描绘了赈灾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直接救助饥民,而是通过转运粮食来解决问题,然而由于干旱和水灾的影响,饥民们仍然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这里反映了赈灾措施的不力,以及政府在处理危机时的无能。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政治不公的无奈和忧虑。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并试图采取措施解决,但由于官仓空虚,饥民们仍然得不到救助。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政府的无能,使得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展示了古代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政治不公的无奈。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米贱家赐粟,百万官仓不余掬。
青钱随赐费追呼,昔日剜疮今补肉。
今年夏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
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似闻为政不为费,两不相伤两相济。
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

关键词解释

  • 惊涛

    读音:jīng tāo

    繁体字:驚濤

    意思:(惊涛,惊涛)
    震摄人心的波涛。
      ▶三国·魏·曹丕《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
      ▶唐·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 山风

    读音:shān fēng

    繁体字:山風

    英语:mountain breeze

    意思:(山风,山风)
    指《易•蛊》卦,因其卦上艮下巽,卦象为山下有风,故称。
      ▶明姚茂良《精忠记•兆梦》:

  • 一朝

    读音:yī zhāo

    繁体字:一朝

    英语:one day

    意思:I

     1.一个早晨。
       ▶《诗•小雅•彤弓》:“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汉书•贾谊传》:“屠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敛积

    读音:liǎn jī

    繁体字:斂積

    意思:(敛积,敛积)
    指收购和储积。
      ▶《管子•国蓄》:“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
      ▶马非百新诠引何如

  • 动地

    读音:dòng dì

    繁体字:動地

    意思:(动地,动地)
    震撼大地。
      ▶《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
      ▶《北齐书•神武纪上》:“神武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恸,哭声动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