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北塘避暑》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意思:全家林塘涤荡暑热烦,空旷如不在尘世。

出自作者[宋]韩琦的《北塘避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清新自然意趣的诗,读起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林塘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恬静与闲适。 首联“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以“尽室林塘”形容整个家庭都处在林塘的环绕之中,借助自然景色的优美来驱除暑热和烦躁,让人心境开阔,仿佛不在人世间。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享受。 颔联“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清风的宝贵和无价的,同时表达了人们没有乐趣也能够度过百日闲暇的意思。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于清风的赞美以及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 颈联“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描绘了水鸟得到鱼就满足,岭上的云含着雨水只是空自飘回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则以酒阑之后何物能够让人醒魂梦醒,引出“万柄莲香一枕山”的回答,借助莲花的清香和山的形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享受,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和闲适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
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
万柄莲香一枕山。
作者介绍 韩琦简介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

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

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关键词解释

  • 林塘

    读音:lín táng

    繁体字:林塘

    意思:树林池塘。
      ▶南朝·梁·刘孝绰《侍宴饯庾于陵应诏》诗:“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
      ▶唐·骆宾王《萤火赋》:“林塘改夏,云物迎秋。”
      ▶明·梁辰鱼《浣纱记

  • 尘寰

    读音:chén huán

    繁体字:塵寰

    英语:this world; this mortal life

    意思:(尘寰,尘寰)
    亦作“尘阛”。
     人世间。
      ▶唐·权德舆《送李城门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 尽室

    读音:jìn shì

    繁体字:儘室

    意思:(尽室,尽室)

     1.全家。
      ▶《左传•成公二年》:“共王即位,将为阳桥之役,使屈巫聘于齐,且告师期,巫臣尽室以行。”
      ▶杜预注:“室家尽去。”

  • 然如

    读音:rán rú

    繁体字:然如

    意思:犹然而。
      ▶《大戴礼记•礼察》:“然如曰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

    解释:1.犹然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