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自足高天下,岂独南州擅得高。
意思:清廉的名声就足够高天下,难道南州拥有得高。
出自作者[宋]徐钧的《徐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志向和追求的,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于名声的珍视。
首句“万里冥鸿惜羽毛”,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的志向比作鸿雁的羽毛,表达了对于追求高尚品质的重视。这里的“万里”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追求,“冥鸿”则寓含着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意。诗人强调,只有珍惜羽毛,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次句“安车虽聘邈难招”表达了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但即使通过聘礼和邀请,也难以招致。这里的“安车”象征着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聘”则暗示着邀请和寻求之意。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三句“清名自足高天下”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的自信和自豪。这里的“清名”指的是高尚的品质和名声,“高天下”则表达了这种名声足以超越天下之人,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品质的高度自信。
最后一句“岂独南州擅得高”则表达了对于其他人的尊重和赞扬。诗人认为自己的高尚品质足以超越南州之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的人就没有高尚品质。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尊重他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和珍视,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自信、谦逊和尊重他人的态度。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