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信宫》 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意思:风把漏声过枕头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长信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深秋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忧愁。 首句“细草侵阶乱碧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草在阶上蔓延,碧绿的颜色散乱开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这生机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愁和孤独,因为这些细草的主人,宫中的人们,已经被深深锁在这深宫之中,无法自由地生活。 “宫门深锁绿杨天”,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宫门的深锁,象征着人们被束缚的生活。绿杨在深秋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凄凉,这无疑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 “珠帘欲卷抬秋水”和“罗幌微开动冷烟”,这两句诗描绘了宫中环境的冷清和寂静。珠帘欲卷而未卷,暗示着一种深深的渴望和无奈;罗幌微开,冷烟微动,更显出环境的冷清和孤寂。 “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漏声穿过枕畔,月移花影到窗前,进一步加深了环境的寂静和冷清。 “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蛾误少年”,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诗人独自挑着残烛,思绪万千,灵魂几乎要被燃尽。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青蛾的错误,使得他错过了青春的大好时光,现在只能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余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宫中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忧愁。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青春的怀念。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细草侵阶乱碧鲜,宫门深锁绿杨天。
珠帘欲卷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
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蛾误少年。

关键词解释

  • 枕上

    读音:zhěn shàng

    繁体字:枕上

    意思:
     1.床上。
      ▶唐·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宋·陆游《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 漏声

    引用解释

    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读音:lòu shēng

  • 上月

    读音:shàng yuè

    繁体字:上月

    意思:
     1.上弦月。
      ▶南朝·梁·刘孝绰《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
     
     2.前月。
      ▶《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 移花

    读音:yí huā

    繁体字:移花

    意思:移植花木。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移花种竹,叠石疏泉。”

    解释:1.移植花木。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