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咏七言十首》 周旋王庾二公际,传授并汾诸子问。

周旋王庾二公际,传授并汾诸子问。

意思:旋转王庾二公时,传授并、汾儿子们问。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杂咏七言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周旋于王庾二公之间,传授汾并诸子学问,晚年无人可与之交谈,只能荷锄于牛栏之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首句“周旋王庾二公际,传授并汾诸子问”,描绘了诗人与王庾二公等名流交往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传授学问的自豪感。这里的“周旋”指的是频繁交往,“王庾二公”指的是当时的名流王衍、庾亮,而“际”则暗示了诗人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高贵和影响力。同时,“并汾诸子问”则描绘了诗人传授学问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学问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晚岁更无人共语,牛栏西畔荷锄还”,描绘了诗人在晚年时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晚岁”暗示了诗人年事已高,而“更无人共语”则表达了诗人在社会上的孤立和无助感。诗人只能与牛栏相伴,在夕阳西下时,扛起锄头回到家中,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时的孤独和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周旋王庾二公际,传授并汾诸子问。
晚岁更无人共语,牛栏西畔荷锄还。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诸子

    读音:zhū zǐ

    繁体字:諸子

    英语:\"the philosophers, \" referring to the philosophers or their works, outside the Confucianists

  • 周旋

    读音:zhōu xuán

    繁体字:周旋

    短语:打交道

    英语:deal with

    意思:(参见週旋)
    亦作“周还”。
     
     1.运转。
      ▶《左传

  • 传授

    读音:chuán shòu

    繁体字:傳授

    短语:相传 传 授受 授 灌输

    英语:impart

    意思:(传授,传授)

     1.把知识、技艺等教给他人。

  • 王庾

    读音:wáng yǔ

    繁体字:王庾

    意思:北周·王褒与庾信的并称。
      ▶《北史•艺术传下•姚最》:“博学高才,何如王褒、庾信?王·庾名重两国,吾视之蔑如。”

    解释:1.北周王褒与庾信的并

  • 二公

    读音:èr gōng

    繁体字:二公

    意思:指府和县的副职。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二太爷”。

    造句:早晚高峰,车龙长达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