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荷花》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

意思:没有人唱跑调,秋塘每夜空中。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荷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通过对纨扇、香囊、露水、秋风等秋日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首句“纨扇相欹绿,香囊独立红。”描绘了纨扇和香囊这两种典型的秋日元素。纨扇因岁月久而略显倾斜,绿色依旧;香囊则独自挂在床头,鲜艳如红。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秋日事物的静谧和孤独,给人一种寂寥之感。 “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特征。重露让纨扇更加润泽,而秋风则可能带来狂风暴雨。这两句既体现了秋天的特点,也暗示了人的心情可能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逸调指的是优美的歌曲,但如今却无人歌唱。每夜秋塘都显得空荡荡的,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怀念。诗人希望见到周昉,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之一。诗人希望周昉能把这些美好的事物画入画屏中,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渴望。诗中通过对秋日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情感的表达,给人一种深深的寂寥和孤独之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纨扇相欹绿,香囊独立红。
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
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夜空

    读音:yè kōng

    繁体字:夜空

    英语:night sky

    意思:夜晚的天空。
      ▶峻青《党员登记表》:“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了眼睛,从破窗櫺里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的乱。”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逸调

    引用解释

    1.失传的曲调、乐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才英》:“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 瑶山 广乐,备逸调於宫悬; 洞庭 仙奏,纳遗歌於帝府。”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徧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

    2.超脱世俗的曲调。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