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意思:是用来表达人的心,身体外不再纪。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人生起伏中的心态变化,以及他对世事、文章、仕途、边疆事务的看法。 起首四句,诗人认为得失循环,古今事理相通,而人生百岁,犹如毫芒般短暂。因此达人应该超脱身外之物,不再挂怀。这是一个深入人心的道理,当愁绪如乱丝时,应该以理智来疏解。 接着八句,诗人通过描述一位从关外来的文人,声名鹊起,文章落纸如飞,老生看了他的文章,惊为天人,自愧不如。而这位文人却毫不自满,对卿相拜访,阍者不敢直视。这段描述可见诗人对文人的赞美,以及对谦逊态度的推崇。 然后十二句,描述了这位文人解褐出仕,初入仕途,虽然只是个小吏,但他如鱼得水,意气风发。然而边疆地区却多事之秋,西羌背叛,边境告急,增兵十万,粮食难以支撑。州郡之间文书往来频繁,鞭笞之声不绝于耳,百姓生活困苦,吃的只是糠秕。这段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边疆事务的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文章、仕途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诗人对边疆事务和民生疾苦的关切也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
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
冯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
老生规其文,色若寒灰死。
阁笔不能下,敢有疵瑕指。
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到屣。
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
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
添兵十万余,斗粟无支拟。
州郡走符檄,纵横瓷鞭箠。
闾交浪愁苦,卒食半糠秕。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人心

    读音:rén xīn

    繁体字:人心

    英语:popular feeling

    意思:
     1.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 身外

    读音:shēn wài

    繁体字:身外

    意思:自身之外。
      ▶晋·陆机《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唐·杜甫《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 所以

    读音:suǒ yǐ

    繁体字:所以

    短语:就此 故 用 为此 据此 从而

    英语:therefore

    意思:
     1.原因,情由。
      ▶《文子•自然》:“天

  • 达人

    读音:dá rén

    繁体字:達人

    英语:intelligent; well-informed person; person who takes everything philosophically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