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武”字从“止”从“戈”。意谓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左传·宣公十二年》:“ 潘党 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楚子 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 仓頡 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 |
引用解释 停止干戈,平息战事。《后汉书·种拂传》:“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兇贼兵刃向宫,去欲何之!”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况我乘破竹,彼继覆车,止戈之期,翘足可待。” 明 吴承恩 《平南颂》:“时属胜残,止戈戢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故不惮星霜,爰有止戈之意。”参见“ 止戈为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