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符彰圣孝,天应甚昭融。
意思:符瑞彰圣孝,天应该很清楚融。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又次中书蔡相公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三华(华山、天台山、衡山)的美丽和灵异,以及它们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首句“彼美三华瑞,储灵四大宫”,诗人以赞美三华的美丽和灵异开始,接着又以“四大宫”来形容道教中的重要场所,为整首诗奠定了神秘而崇高的基调。
“色分嵩谷外,地近汉房中”,诗人描绘了三华山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嵩山和谷水之外,靠近汉水和房中,这样的地理位置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玉质荣同本,莲茎出并丛”,这里用“玉质”和“莲茎”来比喻华山、天台山、衡山的秀美,同时也暗示了道教中“道法自然”的理念,即自然界的万物皆有道。
“载形非博厚,锡羡自穹窿”,诗人用“载形”来形容三华山的美丽,但同时也表达了它的存在并非是大地所能承载的,而是上天赐予的恩惠。
“列驾驰文舄,旁观眩秀瞳”,这里用“列驾”和“文舄”来形容人们为了欣赏三华的美景而奔波,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珍符彰圣孝,天应甚昭融”,诗人以“珍符”来赞美三华山的神奇之处,同时表达了圣明的孝道和上天的昭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华山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和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