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意思:懂得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紫薇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菊花为题材,表达了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首先,“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这两句诗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早晨,菊花在秋露的滋润下显得新鲜娇嫩,它并不追求春天的繁华,这表现了菊花不与群芳争艳,独立于秋天的风中,更显其高洁品质。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桃李虽然春天盛开,但它们无言无色,现在已经凋零。而菊花在秋风中向那些在艳阳天里虚度时光的人微笑,表达了对桃李的轻视和对艳阳人的讥讽。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这种态度在诗人看来,就像菊花一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于世,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展示了自己的高洁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迎秋

    读音:yíng qiū

    繁体字:迎秋

    意思: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应,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白帝,迎接秋季到来。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

  • 上春

    读音:shàng chūn

    繁体字:上春

    意思:孟春。指农历正月。
      ▶《周礼•春官•天府》:“上春,衅宝镇及宝器。”
      ▶郑玄注:“上春,孟春也。”
      ▶唐·杨师道《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九重丽天邑,

  • 秋露

    读音:qiū lù

    繁体字:秋露

    意思:
     1.秋日的露水。
      ▶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秋露未凝,归神太素。”
      ▶隋·薛道衡《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师,秋露凝甘,遍于竹苇。”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