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意思:河东柳氏何师傅,奴婢还明知大方。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下·柳家婢》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犀利、富有韵律的诗句,对古代社会中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讽刺和批评。
首句“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秦灰,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灰即灰烬,暗指过去的时代。牙郎,原指古时替人买卖牲口的人,后来多指佣工的奴仆。这句诗表达了无论朝代如何更迭,社会如何变化,那些身着华服、头戴冠冕的人,似乎总是那些身居高位、掌握权力的人,他们似乎总是牙郎,即佣工的雇主。
第二句“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河东柳氏是古代一个著名的家族,以其严谨的家风和卓越的文学成就而闻名。然而,即使是河东柳氏这样的名门望族,他们的家规也只是奴婢们必须遵守的大方之法。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古代社会对奴婢的压迫和剥削,即使像河东柳氏这样的名门望族,也未能改变这一现实。
整首诗以简洁犀利、富有韵律的诗句,对古代社会中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讽刺和批评。它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奴婢的地位低下,以及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对他们的剥削和压迫。同时,它也揭示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等级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洞察力的讽刺诗,它以简洁犀利、富有韵律的诗句,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