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滇海曲(八首)》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

意思:苹香波暖泛说津,在枻砍柴歌曲水滨。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滇海曲(八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首句“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描绘了春天的水景,蘋花飘香,波光粼粼,渔夫和樵夫在溪水边唱歌。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他形容天气如同二三月一样温暖,花枝不断,就像四时如春一样美丽。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它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他通过描绘渔夫、樵夫等自然中的劳动者在春天里的活动,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云津

    读音:yún jīn

    繁体字:雲津

    意思:(云津,云津)

     1.天河,银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水滨

    读音:shuǐ bīn

    繁体字:水濱

    英语:waterside

    意思:(水滨,水滨)
    水边。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晋·王嘉《拾遗记•周》

  • 香波

    读音:xiāng bō

    繁体字:香波

    意思:
     1.散发香气的水波。
      ▶宋·宋白《宫词》:“千门竞洗燕脂面,流作香波入御沟。”
      ▶宋·高观国《御街行•赋帘》词:“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

  • 泛云

    读音:fàn yún

    繁体字:泛雲

    意思:(泛云,泛云)
    犹腾云。谓乘云飞行。
      ▶南朝·梁·陶弘景《云上之仙风赋》:“登空泛云,一举万里。”

    造句:所以才会

  • 歌曲

    读音:gē qǔ

    繁体字:歌曲

    英语:song

    意思:
     1.诗歌与音乐结合,供人歌唱的作品。
      ▶《晋书•乐志上》:“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臺本歌曲》、《行辞本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