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后彩云曲》 白头宫监逢人说,庚子灾年秋七月。

白头宫监逢人说,庚子灾年秋七月。

意思:白头宫监逢人说,庚子灾害年秋七月。

出自作者[近代]樊增祥的《后彩云曲》

全文创作背景

樊增祥的《后彩云曲》的创作背景与晚清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具体来说,它与名妓赛金花(本名傅彩云)和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之间的故事密切相关。赛金花在庚子年间(1900年)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过一段交往,据传她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北京城内的百姓提供保护,使他们免遭联军的劫掠。 樊增祥在创作《后彩云曲》时,借鉴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赛金花英勇行为的赞颂,同时也展示了晚清社会的动荡和民众在战乱中的苦难。这首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文学加工,呈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
画栋珠簾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
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
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白头宫监逢人说,庚子灾年秋七月。
六龙一去万马来,柏灵旧帅称魁桀。
红巾蚁附端郡王,擅杀德使董福祥。
愤兵入城恣淫掠,董逃不获池鱼殃。
瓦酋入据仪鸾座,凤城十家九家破。
武夫好色胜贪财,桂殿清秋少眠卧。
闻道平康有丽人,能操德语工德文。
状元紫诰曾相假,英后殊施并写真。
柏灵当日人争看,依稀记得芙蓉面
作者介绍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关键词解释

  • 灾年

    读音:zāi nián

    繁体字:災年

    意思:(灾年,灾年)

     1.歉收的年成;荒年。
      ▶南朝·宋·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汳水》:“﹝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宫监

    读音:gōng jiān

    繁体字:宮監

    意思:(宫监,宫监)

     1.即太监。
      ▶唐·王建《宫词》之八六:“未戴柘枝花帽子,两行宫监在帘前。”
      ▶《前汉书平话》卷中:“太后转身,起令宫监,暗将到

  • 七月

    读音:qī yuè

    繁体字:七月

    英语:July

    意思:《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西周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