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访寂上人不遇》 蒲团为拂浮埃散,茶器空怀碧饽香。

蒲团为拂浮埃散,茶器空怀碧饽香。

意思:蒲团为拂浮到散,茶具怀念碧饽香。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和访寂上人不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禅修环境,以及在其中进行禅修的情景。 首句“芭蕉霜后石栏荒”描绘了芭蕉和石栏杆在霜后的荒凉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而清冷的感觉。芭蕉叶在霜冻之后变得枯黄,石栏杆也因为寒冷而显得荒芜,这种景象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寂静而孤独的氛围。 “林下无人闭竹房”描绘了一个空旷的竹林下,没有人居住的景象,只有一间竹屋孤独地关闭着。这进一步强化了寂静和孤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宁静。 “经抄未成抛素几”描绘了禅修者在经书抄写未完成的情况下,将书几抛在一旁,这表明他对禅修的专注和投入。 “锡环应撼过寒塘”描绘了禅修者在寒冷的池塘边摇动锡环,这表现了他对寒冷的抵抗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禅修的坚韧和毅力。 “蒲团为拂浮埃散”描绘了禅修者用蒲团拂去尘埃,表现出他对清净禅修环境的追求。 “茶器空怀碧饽香”描绘了禅修者空空的茶器中仍然保留着碧饽的香气,这表明他对禅修的专注和投入,即使在禅修结束后也难以散去。 最后两句“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描绘了禅修者早晚会回到宗炳的禅修社,在深夜风雪中对禅床进行禅修。这表现出他对禅修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清净、寂静环境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清幽的禅修环境,以及在其中进行禅修的情景,表达了禅修者对清净、寂静、专注和坚韧的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描绘细节和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芭蕉霜后石栏荒,林下无人闭竹房。
经抄未成抛素几,锡环应撼过寒塘。
蒲团为拂浮埃散,茶器空怀碧饽香。
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浮埃

    读音:fú āi

    繁体字:浮埃

    意思: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
      ▶南朝·梁·江淹《别怨》诗:“膏鑪绝沈燎,绮席生浮埃。”
      ▶唐·刘禹锡《翠微寺有感》诗:“龙髯不可望,玉座生浮埃。”
      ▶宋·苏辙《舜泉

  • 空怀

    读音:kōng huái

    繁体字:空懷

    英语:nonpregnant; barren

    意思:(空怀,空怀)

     1.无从实现的抱负、愿望。
      ▶晋·陆机《文赋》:“时抚空怀而自惋

  • 蒲团

    读音:pú tuán

    繁体字:蒲團

    英语:futon

    意思:(蒲团,蒲团)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
      ▶唐·欧阳詹《永安寺照上人房》诗:“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

  • 散茶

    读音:sàn chá

    繁体字:散茶

    意思:未压制成片、团的茶叶。
      ▶《宋史•食货志下五》:“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