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未死犹知耻,却了相如死后书。
意思:相如没死还不知羞耻,拒绝了相如死后的书。
出自作者[宋]徐钧的《儿宽》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古代文人对于科举制度以及功名利禄的态度。通过对“射策明经”和“封禅”两个典故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巧舌如簧、追求功名利禄的儒生的讽刺,同时也对那些在追求功名过程中丧失了自尊和良知的人提出了警告。
首句“射策明经亦巨儒,巧迎封禅意何如”,诗人通过描述那些在科举制度中取得成功,成为所谓“巨儒”的文人,他们是如何巧妙地迎合“封禅”之意,即帝王自我神化的思想,来揭示他们的虚伪和阿谀。
“相如未死犹知耻,却了相如死后书”,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批判态度。诗人借用了司马相如的故事,司马相如因贪恋权位而抛弃了卓文君,是一个负心汉的典型。诗人以此讽刺那些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尊严和良知,甚至出卖人格的人。
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古代文人行为的描绘和引用,揭示了科举制度下一些文人的丑陋面貌,同时也对他们的行为提出了警告。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讽刺诗,通过引用典故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文人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