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不解论今古,应笑徘徊问隐沦。
意思:我不理解论古今,应该笑徘徊问隐形。
出自作者[宋]陈舜俞的《十八贤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台下衣冠已化尘,台前颜色尚如新》是一首描绘历史遗迹的诗,通过对台前台后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台下衣冠已化尘,台前颜色尚如新”描绘了台前的景象,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台前的颜色依旧如新,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而台下的景象则已经化为尘土,物是人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颔联“林泉合是修行社,岩穴谁非避世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和修行的思考。诗人认为,无论是隐居在林泉还是岩穴中,都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平静和修行。这里并没有贬低世俗的意思,而是强调了人生在世,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颈联“好鸟岂知当日事,幽花何似昔时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认为,那些美好的鸟儿和幽静的花朵,依旧保持着过去的美丽和生机,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老僧不解论今古,应笑徘徊问隐沦”则表达了对隐居者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那些修行者在面对古今的问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而诗人自己则因为对人生的思考而徘徊不前,应该向隐居者学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的无情、历史的变迁、人生的无常、修行的意义以及对隐居者的敬仰等主题。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