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意思:名声和力量都,即使你不勇敢罢了。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中隐庵和赵孺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礼乐的先后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更高的境界。诗中通过对侯喜的赞美,表达了对侯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诗人的看法和批评。
首先,诗人对侯喜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不仅文才出众,而且声名与力量相随,即使在尊贵之时也未敢轻举妄动。这表明侯喜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清醒的头脑。
其次,诗人对黄池和青山的距离进行了比较,认为谁能够辨别大小之分。这暗示了诗人对侯喜的才华和见识的高度评价,认为他能够超越世俗的偏见和局限,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侯喜诗歌的赞美之情,认为他的诗句如同闹市中的声音一样清晰有力。这表明侯喜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诗人还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他认为侯喜能够让庵内的人受到启发,前车之辙可以作为借鉴。这表明侯喜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智慧,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更高的境界。
最后,诗人对礼乐的先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后进之人同样值得尊重。这表明诗人对礼乐制度的看法比较开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不应该被等级制度所限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侯喜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诗人的看法和批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我修养、礼乐制度、人生境界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