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到忠州赠李六》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意思:吏人长梗都像鹿,市场上杂乱只抵达村。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初到忠州赠李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李使君所辖地区吏治、民生、山川形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颂之情。 首联“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描绘了作者与李使君在天涯相见,黄昏时分,江边相逢的情景。作者用“好在”一词表达了对李使君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李使君在治理地方上的成绩。而“日黄昏”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 颔联“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李使君治理下的地区与之前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用“都如鹿”和“只抵村”来形容吏治和民生的改善程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颈联“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描绘了李使君在治理地方上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他派船接送过往官员,修筑山路以方便百姓出行,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这里用“当驿路”和“上州门”来形容李使君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扬之情。 尾联“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作者通过反讽手法,表达了对李使君的感激之情。在李使君的治理下,原本无法行走的地方变得可以行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里用“虚受”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李使君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李使君的描绘和赞扬,表达了作者对吏治清明、民生改善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真正为百姓着想、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官员的赞扬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疏芜

    读音:shū wú

    繁体字:疏蕪

    意思:(疏芜,疏芜)

     1.萧索荒芜。
      ▶《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疏芜,寒流自清泚。”
      ▶吕向注:“朓之邑里,人物向疏,居处荒芜,谓别离久也。

  • 市井

    读音:shì jǐng

    繁体字:市井

    英语:town; marketplace

    意思:
     1.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其得名之由,有数说:
      (1)《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

  • 人生

    读音:rén shēng

    繁体字:人生

    英语:(n) life

    意思:
     1.人出生;人类产生。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明·刘基《医说赠马复初》:“

  • 吏人

    引用解释

    1.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唐 韩愈 《柳巷》诗:“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阎都督 ﹞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

    2.泛指当官的人。 唐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诗:“

  • 生梗

    读音:shēng gěng

    繁体字:生梗

    意思:
     1.谓桀骜不驯。
      ▶《北史•郭彦传》:“蛮左生梗,不营农业。”
      ▶唐·白居易《初到忠州赠李六》诗:“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

  • 鹿市

    读音:lù shì

    繁体字:鹿市

    意思:蟆颐山上鹿群聚集之处。
      ▶《大清一统志•成都府》:“蟆颐山在崇庆州西,有穴如虾蟆颐,故名。诸山之鹿,日聚于此,号曰鹿市。”

    解释:1.蟱颐山上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