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

意思:诗境干梅圈草堂,参军现在又课梅忙。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梅花,对诗人所处时代的梅花盛况进行了描绘,同时也对友人工作忙碌,却仍然坚持赏梅、课梅的精神进行了赞美。 首句“诗境千梅匝草堂”描绘了诗人的诗境中充满了梅花,草堂四周环绕着梅花,给人一种梅花之海环绕的感觉。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 “参军今又课梅忙”则描绘了诗人朋友在忙碌中仍然不忘赏梅、课梅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工作的赞赏。 “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之情。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够追随那些杰出的诗人,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季方一样受到乡人的称赞。 “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魅力的赞美。尽管处士感到寒冷,但梅花却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尽管诗人鼻子堵塞,但仍然能够闻到梅花的香气。这表达了梅花独特的魅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则是鼓励友人和读者在赏梅、课梅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梅花的独特之处,并能够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它,让人们能够通过音乐来欣赏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读者的期望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通过对梅花盛况的描绘和对友人工作的赞赏,以及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对友人的期望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
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
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
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参军

    读音:cān jūn

    繁体字:參軍

    短语:从戎 当兵 应征 现役

    英语:join the military

    意思:(参军,参军)

     1.官名。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 诗境

    读音:shī jìng

    繁体字:詩境

    意思:(诗境,诗境)
    诗的境界;诗的意境。
      ▶唐·白居易《秋池》诗之二:“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
      ▶金·元好问《书扇赠李湛然》诗:“未要吴侬夸胜概,已从诗境得天

  • 堂参

    读音:táng cān

    繁体字:堂參

    意思:(堂参,堂参)
    于公堂参谒上司。
      ▶《文明小史》第六回:“少顷,传点升堂,众官照例堂参毕,傅知府便叫先带黄举人。”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等老爷拜过了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