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声声慢·晴光转树》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意思:他白天短,你不能忍受深夜,蜡烛来游。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声声慢·晴光转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阳光照耀着树林,晨雾在山间流动,野外的渡口,小舟静静地停放着。这些景象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这里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柳树的残破、蝉的枯萎比喻为生命的衰老,表达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而“凉意正满西州”则表达了作者对清凉之意的向往和喜爱。 “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他带着花和酒,自由自在地游山玩水,即使是无情的人,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的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在山中度过每一天,与白云为伴,无拘无束地生活。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
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
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
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
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
须待月,冼多清、都付与秋。
作者介绍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秉烛

    读音:bǐng zhú

    繁体字:秉燭

    英语:hold a candle

    意思:(秉烛,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 不堪

    读音:bù kān

    繁体字:不堪

    短语:禁不起

    英语:utterly

    意思:
     1.不能承当;不能胜任。
      ▶《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

  • 深夜

    读音:shēn yè

    繁体字:深夜

    短语:半夜三更

    英语:very late at night

    意思:指半夜以后。
      ▶《宋书•颜延之传》:“慌若迷途失偶,黡如深夜彻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