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意思: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佛教的虔诚和执着,以及对佛法的深深敬仰。 首句“佛光影中大杜多”,描绘了佛光的神秘和深远,如同杜多莲花般绽放,普照众生,洗涤尘世烦恼。 “八万细行灭尘劳”一句,借用佛教的八万四千细行,来比喻佛法的广大和深奥,能够消除世人的烦恼。 “爱护有情如眼目”一句,表达了对有情众生的关爱,如同眼目一样重要,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胡奴来供滤水囊”一句,描绘了佛教的信徒,如同奴仆一般,为供养佛法而付出,体现了佛教的奉献精神。 接下来的几句,“手持白拂起清风”和“奉持所闻佛直指”,描绘了僧人手持白拂尘,为众生带来清凉,奉持佛法,为众生指明道路。 最后,“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借用战争的意象,描绘了那些执迷不悟的众生,在佛法的引导下,放下武力,回归正道,体现了佛教的和平与慈悲。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对众生的关爱,体现了佛教的慈悲、奉献、和平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爱护有情如眼目,胡奴来供滤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细行

    读音:xì xíng

    繁体字:細行

    意思:(细行,细行)

     1.小节;小事。
      ▶《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孔传:“轻忽小物,积害毁大,故君子慎其微。”
      ▶三国·魏·

  • 中大

    读音:zhōng dà

    繁体字:中大

    意思:宋代京官候选人的别称。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近世京朝官曰太中,选人曰中大。”

    解释:1.宋代京官候选人的别称。

  • 光影

    读音:guāng yǐng

    繁体字:光影

    意思:
     1.日光;光辉。
      ▶《列子•周穆王》:“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
      ▶唐·寒山《诗》之二•三:“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 佛光

    读音:fó guāng

    繁体字:佛光

    意思:
     1.佛所带来的光明。佛教认为佛的法力广大,觉悟众生犹如太阳破除昏暗,故云。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中:“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观他观,邪正混杂。”
     

  • 尘劳

    引用解释

    1.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何因动飞轡,暂使尘劳轻。” 明 李贽 《复陶石篑书》:“此观世音菩萨与我此地,赏我此等人,故我得断此尘劳,为今日安乐自在汉耳。”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