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意思:集贤给写作,蜡烛催促夜晚装。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远行志向和家庭情感的诗篇。 首句“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远大志向,想要走出家门,去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描述了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积极准备,包括学习知识,准备行装,甚至在深夜秉烛读书。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傍徨”则表现了诗人的果敢和决心,他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毫不犹豫地出门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然而,“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这里,诗人的远行志向碰到了家庭的阻力。父亲的眼泪和悲伤让他感到痛苦和伤感。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父亲对诗人的教诲和期望——“汝行勿断肠”“他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表达了对儿子未来的担忧和期盼,也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远大志向,家庭阻力,以及父亲的教诲和期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傍徨。
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
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
他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
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集贤

    读音:jí xián

    繁体字:集賢

    意思:(集贤,集贤)

     1.聚集贤人。
      ▶唐·张九龄《集贤殿书院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集贤殿者,本集仙殿也……遂改‘仙’为‘贤’,去华务实。且有后命,增其学秩。是

  • 笔札

    读音:bǐ zhá

    繁体字:筆札

    英语:writing materials; handwriting letter; pens and papers; stationary

    意思:(参见笔札,笔札)

  • 秉烛

    读音:bǐng zhú

    繁体字:秉燭

    英语:hold a candle

    意思:(秉烛,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 夜装

    读音:yè zhuāng

    繁体字:夜裝

    意思:(夜装,夜装)

     1.夜间的行装。
      ▶南朝·齐·谢朓《京路夜发》诗:“扰扰整夜装,肃肃戒徂两。”
     
     2.夜间整顿行装。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