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访山人》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意思: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春日访山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山中访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首句“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诗人远道来访山中友人,友人则以山中泉水煮茶相待,这种友情的深厚和礼数之周到,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描绘了山中友人林下相聚的场景,他们坐在一起,珍惜着彼此鬓边的白发,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让人感到深深的感动。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景象,细雨洒在归路上,沿溪流看到落花飘零,这种凄美的景色,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也让人对山中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向往。 最后,“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描绘了山中人家的景象,诗人拜访山中友人后,遇到候门童子询问,得知主人不在家,只能自己找地方游玩,这种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让人感到深深的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访客、林下相聚、归途景色和山中人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同时也让人对山中生活产生了更多的想象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童子

    读音:tóng zǐ

    繁体字:童子

    短语:稚子 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竖子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儿童 童 娃娃 幼 小家伙

    英语:boy

    <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 游乐

    读音:yóu lè

    繁体字:游樂

    英语:travel

    意思:(参见游乐,游乐)

    近义词: 游艺、游憩、游戏、游玩

    解释:1.游玩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