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靖祠堂在半村,敬瞻遗像忆师门。
意思:和靖祠堂在半村,恭敬瞻遗留记忆大师门。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拜尹和靖先生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古代名师的敬仰之情所作的诗歌,通过对和靖祠堂的瞻仰和对老师门规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位名师的敬仰之情。
首联“和靖祠堂在半村,敬瞻遗像忆师门”,作者在半村的一个祠堂里,瞻仰了老师的遗像,回忆起老师的教诲。这一联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之情。
颔联“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作者提到老师虽然在洛阳的名声已经过去,但他的名声仍然很重要,他在吴下的教诲使后学对他的道更加尊重。这一联表达了老师的影响力和他在后学心中的地位。
颈联“言立岂徒规后学,书存端可识真源”,这一联表达了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是为了教育后学,更是为了传授真正的学问和道理。这一联通过描述老师的书籍来展现他的学问和智慧,进一步强调了老师的价值和影响力。
尾联“瓣香再拜公应鉴,自愧传衣忝嫡孙”,作者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并表示自己愧不敢当老师的衣钵传承,只是老师的嫡孙辈的学生而已。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的谦逊和敬意,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和靖祠堂的瞻仰和对老师门规的回忆,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敬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