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陈莆田投赠二首》 画帘寂寂蒲鞭子,应许澹台至室中。

画帘寂寂蒲鞭子,应许澹台至室中。

意思:画帘寂静蒲鞭子,应允许澹台到室中。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答陈莆田投赠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与友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夙昔潘郎说孟公,讲闻久矣匪匆匆。”描绘了两位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非一时的偶遇。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友的赞美。 颔联“君豪不忝十才子,吾老真成一秃翁。”是对友人的赞美。这里用“十才子”来形容友人的豪迈不凡,用“一秃翁”来描述自己的衰老。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谢事安能謄妙墨,辍耕犹可和高风。”表达了对退隐生活的向往。这里提到“谢事”,也就是辞去官职,过上悠闲的隐居生活。而“謄妙墨”则表达了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但因为年老,已经无法再继续创作。而“辍耕”则表达了即使不能创作书画,还可以和高风亮节的人交朋友。 尾联“画帘寂寂蒲鞭子,应许澹台至室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画室,里面有一位像澹台灭明一样的高风亮节的人在鞭策自己。这一句充满了对友人的期待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夙昔潘郎说孟公,讲闻久矣匪匆匆。
君豪不忝十才子,吾老真成一秃翁。
谢事安能謄妙墨,辍耕犹可和高风。
画帘寂寂蒲鞭子,应许澹台至室中。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澹台

    读音:tán tái

    繁体字:澹檯

    英语:two-character surname

    详细释义:复姓。如孔子弟子中有澹台灭明。

    造句: >查看更

  • 应许

    读音:yīng xǔ

    繁体字:應許

    英语:agree; promise

    意思:(应许,应许)
    答应,允许。
      ▶清·李渔《意中缘•设计》:“你就要辞也辞不脱了,落得做个人情,应许了罢。”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画帘

    读音:huà lián

    繁体字:畫簾

    意思:(画帘,画帘)
    有画饰的帘子。
      ▶唐·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之三:“一声明月採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
      ▶宋·晏几道《菩萨蛮》词之三:“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

  • 蒲鞭

    读音:pú biān

    繁体字:蒲鞭

    意思: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
      ▶《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 室中

    读音:shì zhōng

    繁体字:室中

    意思:复姓。
      ▶汉有室中同。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解释:1.复姓『有室中同。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