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

意思:华丽留昭世,英在隔夜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对习冠的才华和贡献进行了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英才早逝的哀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习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用典,以汉代贾谊之才比喻习冠,突显其才华横溢和贡献卓越。颔联“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进一步描述了习冠的文才,他的辞赋成就高,足以在平乐馆中留名,其歌辞被奉于柏梁杯中,为人传颂。 颈联“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中,“丽藻”是指华丽的辞藻,昭世则表明习冠的辞赋影响力深远,足以留名于世。而“英游隔夜台”则暗示习冠英才早逝,游于夜台,令人痛惜。 尾联“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以美玉埋于土中比喻习冠的早逝,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才的哀思和怀念。整首诗通过赞美习冠的才华和贡献,以及对其早逝的哀痛,展现了诗人对英才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有帮助到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习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
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
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丽藻

    读音:lì zǎo

    繁体字:麗藻

    意思:(丽藻,丽藻)

     1.指绮丽的景物。
      ▶晋·潘岳《闲居赋》:“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
      ▶清·吴伟业《九峰诗•机山》:“江

  • 昭世

    读音:zhāo shì

    繁体字:昭世

    意思:
     1.政治清明的时代。
      ▶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浮生旅昭世,空事叹华年。”
      ▶唐·王维《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 隔夜

    读音:gé yè

    繁体字:隔夜

    英语:of the previous night

    解释:隔一夜~的茶不能喝,快倒了。

    详细释义:经过一夜。如:『他不吃隔夜的东西

  • 世英

    读音:shì yīng

    繁体字:世英

    意思:当代的贤士。
      ▶《荀子•赋》:“天下幽险,恐失世英。”
      ▶杨倞注:“天下幽暗凶险如此,必恐时贤不见用也。”

    解释:1.当代的贤士

  • 夜台

    读音:yè tái

    繁体字:夜檯

    解释:1.坟墓。亦借指阴间。

    详细释义:坟墓。因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故称为『夜台』。唐?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聊斋志异?卷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