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杓直》 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

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

意思:何况这知足外,另外有安置了。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杓直》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先,诗中表达了对权力和名利的淡泊,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诗人认为,人们往往被世俗的欲望所驱使,追求权力和名利,却忽视了生命的真谛。同时,诗人也感叹生命的无常,像颜渊一样,有些人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有些人则因为各种原因而早逝。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悲观,反而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他相信自己的幸运,同时也感到自己有愧于前贤。他虽然已经四十四岁,并且担任五品官,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有其他的追求和目标。 诗人将身心投入到逍遥篇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他最近将心地转向了南宗禅,这是一种内观冥想的修行方式。他对外表顺从世间法,但内心却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他进退自如,不厌倦于朝市的生活,也不厌恶人间的繁华。 诗人认为,自从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之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得心应手。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和自由,不再受到任何束缚。他有时会饮酒以助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安静地度过。在寂静的夜晚里,他可以安心地坐下来思考,在清晨时分安心地入睡。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他并不追求权力和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但也可以过得充实和有意义。他相信自己的幸运,同时也感到自己有愧于前贤。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同时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路重禄位,孔栖栖者孔宣。
人情爱年寿,夭死者颜渊。
二人如何人,不奈命与天。
我今信多幸,抚己愧前贤。
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
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
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
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
外顺世间法,内脱区中缘。
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
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
体非道引适,意无江湖闲。
有兴或饮酒,无事多掩关。
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
秋不苦长夜,春不惜流年。
委形老小外,忘怀生死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知足

    读音:zhī zú

    繁体字:知足

    短语:

    英语:content with one\'s lot

    意思: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
      ▶《老子》:“知足者富,强行者有

  • 有所

    读音:拼音:yǒu suǒ 五笔:dern

    有所的解释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