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意思:鸿昏暗得路高难摹,松老无韵律从寒冷。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已经辞官归隐,但仍然心系国家和百姓,保持高尚品质和气节的文人。 首句“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表达了这位文人看淡了权位名利,选择归隐山林,享受田园生活的态度。他笑对自家的园林,不拘束,不矫情,表现出了他的洒脱和自在。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虽然已经年老,满头白发,但他的心仍然牵挂着国家,表现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气节。 “鸿冥得路高难慕”,诗人以鸿鸟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在归隐后仍然心存高远,难以被世俗所诱惑。 “松老无风韵自寒”,诗人以松树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归隐后仍然坚韧不拔,不畏风寒。 最后,“新篇何惜尽传看”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能够传达出更多的思想和情感,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气节,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高难

    读音:gāo nán

    繁体字:高難

    造句:

  • 风韵

    读音:fēng yùn

    繁体字:風韻

    英语:thermometer

    意思:(风韵,风韵)

     1.《晋书•桓石秀传》:“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
      ▶唐·丘丹《经湛长史草堂》

  • 鸿冥

    读音:hóng míng

    繁体字:鴻冥

    意思:(鸿冥,鸿冥)
    I
    见“鸿飞冥冥”。
    II
    指高空。
       ▶宋·孔武仲《轺车馆》诗:“野阔天长入望青,眼中虚豁到鸿冥。”

  • 得路

    读音:de lù

    繁体字:得路

    意思:
     1.指仕途得志。
      ▶唐·孟郊《伤时》诗:“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2.当道,当权。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是时文学相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