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意思:鸿昏暗得路高难摹,松老无韵律从寒冷。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脱离权贵,安逸自在,笑傲园林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白发渐生,忧国忧民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丹心许国,矢志不渝的情怀。 首联“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描绘了诗人抛弃权贵,选择安逸生活的场景。“轩冕”借指官位,“笑傲丘园”则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傲骨。 颔联“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中,诗人表达了虽然年岁已高,白发渐生,但是仍然心怀忧国之情,“丹心许国”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一片忠诚。 颈联“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中,诗人用“鸿冥得路”形象地描绘出隐士的高洁与超然,而“松老无风”则喻示自己虽然年老,但是仍然坚韧不屈。 尾联“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画图看。”表示诗人乐于与友人唱和,对于新的诗篇,他并不吝惜将其画成图画供人欣赏。这也反映了诗人的豁达与开放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的不屑,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国家、人生的深深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豁达、傲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画图看。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高难

    读音:gāo nán

    繁体字:高難

    造句:

  • 风韵

    读音:fēng yùn

    繁体字:風韻

    英语:thermometer

    意思:(风韵,风韵)

     1.《晋书•桓石秀传》:“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
      ▶唐·丘丹《经湛长史草堂》

  • 鸿冥

    读音:hóng míng

    繁体字:鴻冥

    意思:(鸿冥,鸿冥)
    I
    见“鸿飞冥冥”。
    II
    指高空。
       ▶宋·孔武仲《轺车馆》诗:“野阔天长入望青,眼中虚豁到鸿冥。”

  • 得路

    读音:de lù

    繁体字:得路

    意思:
     1.指仕途得志。
      ▶唐·孟郊《伤时》诗:“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2.当道,当权。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是时文学相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