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 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

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

意思:想到过中秋都已经,镜子河应该羡慕月团圆。

出自作者[唐]裴夷直的《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谢公日日伤离别,又向西堂送阿连”,诗人以谢公(即谢灵运)自比,表达了每日都在伤感离别的痛苦。而“又向西堂送阿连”则暗示了又有一次离别的场景等待着自己去面对。这里的“西堂”和“阿连”都是诗人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无奈和痛苦。 “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诗人想象着离别的时间已经到了越中(古地名,大致在今天的浙江一带),那里的中秋之夜,月亮应如镜中河般的明亮。而“应羡月团圆”则暗示了离别的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向往。 “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诗人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北津的杨柳在烟雾中显得绿意盎然,南岸的栏杆在水面上映出红色的倒影。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离别的哀伤和不舍。 “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期待和祝福,他希望离别的人到了襄阳渡江的地方,才会回首往事,想起曾经的好友羊公。这里用羊公来比喻离别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感人,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真挚和深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谢公日日伤离别,又向西堂送阿连。
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
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
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

关键词解释

  • 团圆

    读音:tuán yuán

    繁体字:團圓

    短语:聚首 大团圆 聚会 会聚

    英语:to have a reunion

    意思:(团圆,团圆)

     1.圆貌。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想到

    解释

    想到 xiǎngdào

    [think of;call to mind] [脑子里] 有一个想法;[心里] 产生一个想法

    当他看见那座房子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他的老家

    读音:xiǎng dào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